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用户运营基础—会员制度

三丰笔记 2022-4-26 16:24 212人围观 用户运营

# 用户运营

最近比较喜欢关注有关用户方面的运营思路和策略问题,读了很多文章,吸取了很多前辈经验,而今天我想谈一谈关于用户会员制度的一些理解。


很多产品无论电商还是手机应用,都会有会员模块,而这在分析用户价值、管理用户以及提高用户体验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以“喜马拉雅”为例


喜马拉雅APP在起初使用时并没有感觉有任何阻碍,特别是我想收听一些感兴趣的人物传记和互联网轶事的时候,直接点击即可,并且喜马拉雅特殊的用户等级分类也让我非常感兴趣。


“宝宝—读书郎—秀才—举人—贡士—探花—榜眼—状元—翰林—大圣人”,这些等级名称非常符合靠收听内容获得的成长值而区分出的用户等级区别,通过不同等级能够辨别用户的收听时长,也通过文字能够展现出用户的收听喜好。


当想要收听一些高级点的人物传记时就要进行付费了,普通用户和VIP用户的特权相差真的很大,让很多用户都忍不住去点击购买。


大多数产品会员分为三个等级:普通用户、付费用户和高级付费用户,正如喜马拉雅一样,这类会员模式在内容类产品和电商类的普及度最为高,并且商业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同样在一些职场社交类的产品中也有体现,比如脉脉。


产品对于新用户来说,主要以刺激注册和统计其在应用内的关键行为为主,对于有效用户来说,主要是以筛选出较高潜力的用户为主,而相较忠诚用户,更加强调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把握好这些用户,防止未来的流失。


会员等级的区分,除了金钱的促使作用下,用户关键行为也是其划分的重要维度。用户交了钱,交了多少钱?交了多长时间?都是靠这些维度去区分。


(喜马拉雅FM会员)


电商产品围绕购物频率、购买种类、购买金额、用户反馈等等来区分


内容产品围绕收听时长、关注人数、赠送礼物数量等等来区分


社区产品围绕浏览量、分享转发量、产出内容数量等等来区分


工具产品围绕使用时长、使用次数、使用天数等产品核心功能来区分


……


用户付费之后,随之产生一系列行为,当用户满足已有的升级条件时,要进行用户等级升级,这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但不少产品却忽略了这一点。


处于用户的综合体验,我同样认为升级是必要的,甚至是优先考虑的,两个用户同样花了100元办了会员,表面上享受权限是一样的,前者办完会员之后就沉睡了,但是后者每日都会打开应用,并且每天停留时长也很高,那么这两个会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刺激,比如后者的会员升级。


而对于保级和降级来讲,一方面出于维护部分会员权益的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是保证了用户体系的正常流动,毕竟会员不论升级还是降级都是为了方便识别不同的用户价值而已。



本文来源【媒介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